通知公告

美好乡村,从一粒种子开始:今日头条新年对话

备选标题

  1. 新年对话 | 美好乡村,从一粒种子开始
  1. 新年对话 | 返乡成为新潮流,乡村真的不卷吗?
  1. 新年对话 | 轰动一时的“稻米理论”真的科学吗?
  1. 新年对话 | 南北方离婚率差异和农作物不同有关?
  1. 新年对话 |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在何处?

 

封面图

 

正文

你听说过“稻米理论”(The Rice Theory)吗?

2014年,美国学者托马斯·托尔汉姆(Thomas Talhelm)等人在《科学》杂志发表论文,提出“稻米理论”,轰动全球。

该论文指出,农业种植的差异,是导致中国南北方集体主义差异的根本原因。 展开来说,相比于小麦,稻米的生产依赖于长期稳定的水源供给和精细耕作,需要更多团队协作与劳动互助。中国南方地区种植水稻为主,因此南方地区人们的集体意识更强;北方主要种植小麦,更少需要合作,因此北方地区人们的个人意识更强。

后来,论文作者还利用“稻米理论”进一步解释了中国南北方离婚率的差异——1996、2000、2010三年的离婚率数据显示,种水稻为主的省份比种小麦为主的省份有着更低的离婚率。

多年来,关于“稻米理论”的科学性一直被反复讨论。

有国内学者认为,Talhelm的理论有待重复验证,其测量任务单一,仅限于量表测量,缺乏更为严格的行为实验和神经科学证据。也有学者指出,原文存在样本偏差、模型误设和因变量测量误差等问题。

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晨指出,遗传经济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二,即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。若仅从种植作物角度来谈离婚率,相关结论很难证实或证伪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亦表示,水稻理论更多是基于农耕历史的假说,而非科学理论。

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明看来,“南稻北麦”的格局形成虽受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,也和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、生活习惯和物种耕作周期有关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新中国成立后,以“东北水稻之父”杨守仁、徐一戎为代表的无数农学专家,在选育耐寒强适应性品种水稻上接连发力。数十万人参与垦荒建设,兴修水利,将北方多地打造成富饶的粮仓。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,南北种植的差异可能还会进一步缩小。

想了解更多关于“稻米理论”的细节?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又在何处?

今晚(1月16日)20点,我们请到胡冰川、朱晨、陈明做客今日头条抖音直播间,跟大家一起聊聊这些有趣的话题~

打开抖音APP,搜索“今日头条”,即可观看直播

在本场直播中,你将会听到:
•乡村生活真的只有诗和远方吗?
•“露营热”背后有哪些都市人的乡村想象?
•返乡成新潮流,乡村真的不卷吗?
•什么样的预制菜可以放心吃?
•轰动一时的“稻米理论”真的科学吗?
•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在何处?
•农遗保护和现代农业发展如何平衡?

对谈嘉宾:
•胡冰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
•朱晨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
•陈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
直播时间:1月16日(周二)20:00
直播平台:抖音